技术文章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技术文章 >OBVT-I 优化避雷针

OBVT-I 优化避雷针

更新时间:2016-09-06   点击次数:1458次
  OBVT-I优化避雷针工作原理
  
  当雷电云层形成时,云层与地面之间产生一个电场,此电场强度可达到10KV/m甚至更高。从而使地面凸起部分或金属部件上开始出现电晕放电。
  

 
  当雷电云层内部形成一个下行先导时,闪电电击便开始了。下行先导电荷以阶梯形式向地面移动。当下行先导接近地面时,会从地面较突出的部分发出向上的迎面衔导。当迎面先导与下行先导相遇时,就产生了强烈的"中和”过程,出现极大的电流(数十到数百千安),这就是雷电的主放电阶段,伴随着出现雷鸣和闪光。地面上的其它建筑物可能会生成好几个迎面先导。与下行先导会合的*个迎面先导决定了闪电雷击的地点。
  
  OBVT-I优化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是产生一个比普通避雷针更快的迎面先导。在自然的迎面先导形成前,OBVT-I会产生一个先导,迅速地向雷电方向传播直至捕获雷电,并将其导入大地。实验室中证实:比普通针更早产生迎面先导的这个启动抢先时间称为△T,赋予了OBVT-I更加有效的防雷保护功能。
  
  注意:此说明只描述负向的下行闪电雷击,这是电气——几何模型仅有的应用实例。目前为止,这种闪电雷击是zui经常发生的。
  
  OBVT-I优化电避雷针特点
  
  1、不锈钢材料、耐腐蚀
  
  2、免维护、无源
  
  3,重量轻、安装简单
  
  4、造型美观
  
  产品型号及保护半径[不同安装高度的避雷针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半径Rp(单位:m)]

型号

提前放电时间T

长度

重量

OBVT-I

25μs

0.385m

1.365kg


针尖高度

h=高于被保护物平面授高度(单位:m)

2

3

4

5

6

7

8

10

15

20

45

60

*类建筑物

17

25

34

42

43

43

43

44

45

45

-

-

第二类建筑物

23

34

45

57

58

59

59

61

63

65

70

-

第三类建筑物

26

39

52

65

66

66

67

69

72

75

84

85


  
  保护范围的计算
  
  OBVT-I的保护半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(GB50057-2010)来确定,它取决于:高压实验室中测试出的OBVT-I启动抢先时间△T,根据雷电的威胁程度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I、II、III及OBVT-I针类到被保护物的垂直距离h(zui小h=2m)。
  
  保护半径计算公式如下
  
  当h≥5m时:
  
  当h<5m时:从保护半径表中确定
  
  Rp:至针尖垂直距离h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
  
  OBVT-I优化避雷针